股票代码:2382.HK
聚焦科技之美
实施名配角战略,成为全球领先的综合光学产品制造企业。
——在杰出企业总裁前瞻论坛及圆桌会议上的发言
我能参加今天这样的会议,感到非常荣幸,听了台湾、香港和内地各位杰出总裁所作的精辟报告,感到启发很大。我谨向各位表示深深的敬意和感谢!
提起市场经济,人们自然而然想到竞争。竞争以戏剧性与残酷性掩盖了市场经济的另一特征:开放与合作。合作普遍存在:有了专业分工就有合作;有了生产力水平、劳动力成本等等显著差异,就有合作。而竞争局限于生产力水平类似、实力规模接近的同类产品的生产者之间。即便对于他们,竞争也只是爆发于产品供大于求的情况下。去年以来,亚洲金融危机的蔓延,给我们这样产品基本出口的中小企业,带来了空前的压力。怎样排除危机带来的影响,尽快走出阴影?怎样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新时代,拓宽自己的生存与发展空间?我想,合作无疑是一条重要出路。
这里,我结合本企业的实际,谈些我们的做法与想法。希望得到各位杰出企业总裁的指点与教诲。
合作,奠定了我们的立足基础
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对于一个企业毋庸多说,那么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技术薄弱又没有多少资金的中小企业,究竟需要什么技术,从哪里得到?记得大约十年前,在很长一段时间里,我与许多跟我们类似的企业主管认真而热烈地参加了一场讨论:“企业如何人无我有,人有我优”?今天看来,这个命题无疑太富理想色彩,至少对我们这样的企业来说无解。在产业技术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、由骨干企业向弱小企业“传递”当中,我们可能接的只能是最后一棒。与最新产业技术及发展趋势的远离,注定了大陆中小企业无力创造出一个全新产品及其市场。“人无我有”的情形只可能存在于某些局部且稍纵即逝。中小企业的生命力在于它对市场趋势的敏感以及对市场变化的适应。没有哪个领域没有竞争,也不存在独门绝活。对于我们来说,重要的不仅是“生产什么”,同样重要的是“如何生产”,前者为科研开发技术,后者为消化吸收技术。
有了明确的取向以后,我们开始寻求合作。
十年前,由于当时计划经济观念的束缚,科研与市场脱节的现象非常严重。一方面大专院校、科研机构大批成果被束之高阁,另一方面企业中的科研力量供不应求。我们意识到,我们面前有一条康庄大道可走:校企合作!于是我们主动与浙江大学联袂,通过我们的一点资金和生产能力,把浙大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。
起初,我们双方在利益分配上采取额定分成的办法,由浙江大学设计产品,我们负责生产销售,三年通力合作,成果甚丰。后来按投资比例,实行利润分成,经过五年努力,成果更为显著:科技人员实现了自我价值,企业技术水平得到了提高,经济效益扶摇直上。最后双方干脆按现代企业制度组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,校企双方和投资方共同组成董事会,共同决定公司的发展方向、投资目标、科技开发等重大问题,真正形成了利益共享、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。
我们同浙江大学的合作,使我么有了稳靠的科技后盾,也有了一定的市场竞争力。在产品方面,由单一的元部件加工,转变为元部件加工和整机生产并举;在市场方面,由单一的国内市场,转变为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并举。产品市场迅速扩大,照相机零部件由原来只与港台地区的小企业配套,发展到与韩国、日本、美国等国的著名大公司配套;显微镜、望远镜等产品也由原来的港台、东南亚市场进入日本、欧美市场,并拥有较大的市场份额。
总体来说,我们是在合作中起步,在合作中立足,在合作中跃进,是合作给我们奠定了立足基础。
合作,拓宽了我们的生存空间
在我们的产品系列中,很大一部分是整机产品,像望远镜、显微镜、测量仪、照相机等。按一般情况论,我们应该去建设自己稳定可靠的销售网络。但是我们认为:我们还没有建立国际性销售网络、开拓国际市场的人才和经验;如果我们硬去销售国际市场上还不熟悉的“舜宇”品牌,必将要支付高昂的市场开发成本;由于国内外同行的剧烈竞争打压,我们很难、也许根本无法取得足够的市场份额。简言之,我们还无法完全独立地开发国际市场。
我们在销售方式上同国际大公司合作,造就了自己的产品市场和发展空间,使我们的产品迅速在国际市场上找到了立足点。例如,我们的天体望远镜通过世界著名的经销商进入欧美市场,年销售量达35万架,使我公司成为国内最大的天体望远镜生产基地,销售量占全世界同类产品50%以上的市场份额,产品供不应求。
“借帆出海”的销售策略,自然让经销商获取了巨大的利益,但我们也因之而发展壮大。目前,我们已经形成了年产600万只镜头的生产能力,并正在实施360万只扫描仪的技改方案,集团已成为国内最大的光学镜头生产基地和显微镜、望远镜生产厂家,被国家列为机电产品出口基地。我们的产品95%以上销往海外,与五大洲四十多个国家、地区的客商建立了合作关系。1996年,我们在国内仪器仪表行业夺得包括经济效益、出口创汇、人均利税等十项考评指标中的七个第一。1997年,在亚洲经济危机的影响下,我们仍然获得利税3600万元,比上年增长20%;今年,前期态势良好,有望取得更好一些的成绩。
合作,培育了我们的发展之本
中小企业大都没有自己的品牌与营销网络,他们在市场中处于配角。品牌的建立需要长时间的努力,配角也会长时间的当下去。主角、配角是一种市场的分工,当配角决不意味着企业无须建立自己的优势。优势是在合作中建立的。
在与外商的交往中,给我们最大教益的是他们的质量意识。在人们的印象当中,中小企业尤其是乡镇企业似乎总与假冒伪劣产品联系在一起,在过去很长时期里是这样,时至今日并未彻底改变。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,撇开有意识地以假乱真、以次充好,欺骗顾客以外,更多地来自薄弱的质量意识以及不仅合理完整的质量控制:缺乏明确的标准和严格的规范,随意随机伴随着整个生产过程。现在,绝大多数企业已经意识到品质的重要性,“质量第一”、“品质至上”的标语、口号在厂区随处可见。只是有时候又走过了头,质量上的“缺斤少两”变成了“质量过剩”。因为害怕不合格以及一连串的退货甚至索赔,于是层层加码,道道打富裕量。轻者,为“过剩的质量”付出的那部分劳动并没有得到补偿;重者,自我设置障碍,使可能变成了不可能。质量是一种标准,它是由客户与企业共同建立的:对于客户是要求,对于企业则是承诺。质量的伪劣是一种欺骗,质量过剩则是对自己劳动的不尊重。在大陆厂长、经理与外商的交往、谈判中,有一个优势会被经常提及并加以特别强调:与发达国家、地区相比,大陆的劳动力较廉价。无可否认,这是事实,但这个优势是潜在的。只有精心的组织、科学的管理,潜在的优势才能释放出来;否则仅有的优势会被削弱甚至变成劣势。在合作中,我们熟悉了国外先进企业的管理方式、管理经验,并把它们融入到自己的管理体系中去,使得管理变得合理、有效。
是合作,培育了我们的发展之本。
真诚合作,是我们的企业精神
和未来之路
一个激烈竞争而又广泛合作的新世纪正在向我们走来。知识经济和“无国界”经济给我们带来严重的危机和困难,也带来无限的机遇和希望。国家之间、企业之间、人际之间的竞争与合作、对立与依存、差异与互补,都将在新的世纪、新的千年呈现全新的风景!无疑,竞争的勇气与战略,合作的度量与艺术,也将成为企业和企业家的重要素质之一。
我们舜宇的历史,是一部在合作中立足、在合作中成长的历史。当我们在这里展望21世纪的时候,我们首先感谢曾经在合作中付出真诚和努力的朋友们!
共同创造,是我们舜宇的精神旗帜。我们这个理念,不仅是指企业内部员工共创繁荣,也指在与企业外部的广大朋友共创繁荣。我们希望与高校、科研院所共创新的技术和新的产品,与顾客、用户共创新的服务和新的市场,与社区各界共创新的环境和新的空间!
和在座各位总裁所领导的企业、与业界同行和社会各界真诚合作,奉献我们的诚意、产品和服务,就是我们舜宇的发展战略和未来之路!